这段时间,保健品行业可谓是多事之秋,风雨飘摇。随着权健、华林及无限极等保健品直销企业频频出事以及相继被调查,消费者对保健品构建的“理论大厦”也摇摇欲坠了。另外,养生圈也接连“地震”,食物“相生相克”被证明是谣言、酸碱平衡理论被证明是骗局、BBC《健身的真相》纪录片揭露“日行一万步”是日本的计步器商家随口编出来的营销骗局┈┈我们曾经深信不疑甚至身体力行的那些“常识”瞬间崩塌。在这个不缺概念、不缺新名词的信息时代,我们最大的挑战,不是信息匮乏,而是信息过载。更多错误认知形成、固化并长久传播的重要原因是,这些信息本身会迎合大众的心理;同时,在信息面前,我们缺乏的是求实、探索、怀疑和批判的科学精神。

近几年,针对建筑业改革的信息量巨大,作为企业而言,需要从繁杂的海量信息中辨识出什么是信号、什么是噪声。信号是真相,噪声会使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远。今天我们试图讨论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建筑业的三大方向,来分辨这其中的信号和噪声。

建筑业三大方向中信号和噪声

一、绿色化。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其中,绿色建筑、绿色施工是绿色化的核心内容。

(一)绿色化不仅仅是技术,更主要是思想。

绿色建筑概念源自20世纪60年代,但其绝不是高新技术的冷拼和堆砌,更不能看成新生事物。我认为,我国传统民居,如西北的窑洞、西南的干阑式竹楼就是源于自然、融入自然的典型绿色建筑。发展绿色建筑不能搞“拿来主义”,更不能照搬国外的技术或标准。如果简单地引进参照国外标准和运营模式设计,反而会造成绿色建筑能耗更高的尴尬。正如台湾成功大学的林宪德教授倡议的,“绿色建筑”并不是昂贵的高科技产品,而是一种“住小一点的房子、简朴的建筑外形、无华的室内设计、简单的结构系统、重复使用的家具建材、最少管理的自然庭院景观”的生活智慧。因此,发展绿色建筑还要寻找我们自己的中国智慧。

徐匡迪院士说:“工程需要哲学支撑,工程师需要哲学思维。”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就是发展绿色建筑重要的中国智慧。“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不是主客体的关系,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理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告诉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遵循自然规律,切忌破坏自然,从而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树立“不破坏是最大的保护”的理念,坚持最大限度地保护,最小程度地破坏、最强力度地恢复,使工程顺应自然、融入自然。普利兹克建筑奖首位中国籍得主王澍说,“造房子,就是造一个小世界”,它的本质便是“天人合一”;这不是对赖特等人“建筑与自然相适应”的机械模仿,而是汲取传统文化智慧后更加深度的融合与升华。

(二)绿色化是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升级。

第一,不浪费、不折腾就是最大的绿色化。绿色化应是规划、设计建造出来的主动行为,而不是迫于行政压力的被动之举。如果一座100%零碳绿色建筑建成后没两年就拆除了,那么他到底还应不应称作绿色建筑呢?发展绿色化,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禁止重复建设,避免返工和浪费。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

第二,绿色化实施的关键是建立绿色产业链支撑的绿色生态系统。建筑工程只是绿色化中的重要一环,单体建筑本身也无法承载绿色化的所有功能。绿色化应是涵盖规划设计、建材、建筑施工、维修改造等各环节在内的绿色循环经济系统。在规划设计方面,要考虑建筑产品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高度和谐,提高建筑物生命周期,尽可能减少土地和其它资源的使用;在建材方面,不仅要绿色环保、节能降耗,而且要安全便利,同时还可循坏利用,要大力发展建筑钢结构。大力创新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技术,推动形成“建材—建筑物—建筑垃圾—建材再生原料”的循环模式;在施工方面,要优化施工方案,降低材料、能源、水资源的消耗,回收利用施工中产生的碎砖块、混凝土、砂浆等废料,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在维修改造方面,主要指对既有建筑进行可持续改善,从而提高性能、改善环境、节约资源和完善功能。

第三,绿色化实质上是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全新变革。据统计,我国城市住房的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比重高达37%,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建筑能耗主要产生于使用运行阶段。因此,建筑业的绿色化不完全是施工企业的事,更不是施工阶段简单的降噪降尘;也不是从单个建筑的绿色化设计、建造和运营,而应是转向小区、社区,甚至整个城镇的绿色建筑集群的建设和管理。同时,绿色化必须结合信息化,通过互联网和物联网进行绿色单元各方面调控,使各种分布式绿色设施协同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性节能减排效应;并且,通过智慧城市建立智能水、电、燃气、热网,利用差异性价格调节机制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正确的理解绿色化,应如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那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进绿色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二、工业化。建筑工业化是以构配件预制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为生产方式,以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化、施工机械化为特征,能够整合设计、生产、施工等整个产业链,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建筑生产方式。针对建筑工业化方面的研究和讨论已经很多了,主要探讨如何认识建筑工业化。

第一,管理思维工业化。如果把建筑工业化仅理解为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一定会走入“死胡同”。套用张瑞敏的话,“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我们可以说,“没有先进的生产方式,只有时代的生产方式”。建筑工业化要在传统的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可控性和可测试性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思维的基础上,过渡为灵活性、敏捷性、个性化和用户友好的后工业化思维。从这个角度讲,工业化是企业“大战略”的问题,技术层面的工业化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商业模式相对接,如果技术模式与商业模式没有同步迈进,则可能会互为掣肘。

第二,组织方式工业化。注意,不是生产方式工业化,因为不是采用了装配式建筑就是工业化了,看本质不是看形式。更不是只有用了装配式才会有工业化,传统的现浇工艺中也需要组织方式的工业化,从支立模板、浇筑混凝土到模板拆除,实现流程牵引下的资源配置和零转产工时浪费、零库存、零浪费、零不良、零故障、零停滞、零事故(精益建造)是工作化组织的重要目标。

第三,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按照德国“工业4.0"战略的说法,两化融合是指在整个建造领域中,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贯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端到端工程、横向集成(协调各部门间的关系)领域。我感性的理解是,信息化像空气一样,维持生命必不可少,你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却又无处不在。

第四,工业化需要工匠精神。建筑业缺少的不是技术,而是信仰。我理解的工匠精神,不仅是对工艺的精益求精,更是心怀敬畏、利他思想,对客户高度负责的职业信仰。我不希望看到,发展以装配式建筑为主体的建筑工业化,做成像早期新能源行业一样套取国家税收等优惠政策的投机行为。我也大胆地判断,缺少信仰的装配式建筑,不但不会实现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而会造成隐患重重。

发展建筑工业化,可以借鉴何帆在《变量》中的一段话,旧的不一定是过时的,旧事物中同样蕴含着创新的基因;新的不一定是更好的,甚至新的不一定是新的。创新不是简单地弃旧扬新,而是不断的回到传统,在旧事物中重新发现新思想。

三、信息化。建筑业信息化是指运用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等,改造和提升建筑业技术手段和生产组织方式,提高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信息化方面的讨论更是多如牛毛,我尝试从本质的角度探讨信息化的应用之道。

我们知道,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分布式、交互式、去中心化、海量信息等特征,互联网具备的平等、开放、协作、共享精神使信息或数据的潜能得以爆发,转化为巨大生产力,从而成为价值增长的源泉。很多企业信息化失败的根源就是没有实现与互联网的高度契合,所以不是“两层皮”,就是“拧着劲”。因此,成功的信息化,必须进行流程或组织再造,通过打造供应链信息化和柔性组织,实现与互联网的高度吻合和无缝衔接。并且,要从企业的信息化转变为信息化的企业,让员工和客户成为信息化的主人,其核心是为客户创造价值。

发展信息化,需要具备丁荣贵老师在项目治理中倡导的太极的逻辑。企业管理和信息化犹如一阴一阳对立统一的内在关系,信息化不是万能神器,应用信息化本身也会制造新的矛盾,而“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的太极拳理有助于我们理解应用信息化的精髓。同时,太极逻辑也提供了一条通往信息化的“捷径”。如果将企业整体视作“无极”,企业管理和信息化视作阴阳“两仪”,那么解决信息化应用问题的最佳时机就在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的“太极”阶段。所以,尽量不要在信息化的应用中解决问题,更不能迷信信息化是万能的。

建筑业迫切需要回归

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回归。一榫一卯,一砖一瓦,建筑业需要保持不浮不殆,不急不燥,荜路蓝缕,久久为功的精神。在这个天气变化仍不明朗的行业转型期,很多建筑企业籍希望通过+互联网、+信息化、+大数据来实现突破。其实,无论什么途径都不会提供一种捷径,建筑企业需要克服浮躁、焦虑和急于求成的心理,在喧嚣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安宁。建筑业的转型升级,缺少的不是理念和方法,而是缺少灵魂和内心的回归。中国建筑业的发展不能抛弃他的过去,更不能放弃他的传承。所有失败企业的根本原因,不是被技术所替代,而是离顾客越来越远。

早在1917年,胡适先生指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义”的大危险,就是能使人心满意足,自以为寻着包治百病的“根本解决”,从此用不着费心力去研究那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法了。当今,随机性、不确定性和混沌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我们总是担心建筑业会飞出“黑天鹅”,却对房间里的大象视而不见。建筑业管理水平落后、管理方式粗放的问题并不会因为建造方式、商业模式的改变而消失。建筑业需要回归基本层面,需要直面问题的勇气和决心,需要真刀真枪地解决问题。任何新模式的成功也一定是顺从而不是颠覆了行业的基本规律,成功的企业一定是深刻理解行业的本质,解决了行业的根本性问题。

近年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给传统的建筑业带来巨大冲击,加之,不确定性和动荡成为常态,让我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困惑和不安。不过,试图以变化应对变化往往是徒劳的,这只能使我们迷失在新技术、大数据的汪洋大海中不能自拔。建筑从诞生那天起,就是为了予人使用、予人幸福,这是隐藏在现象背后建筑稳定不变的逻辑。我们需要以规则的确定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那就是始终保持建筑的初心,更多地关注客户、更多地思考为客户创造价值;更多地关注产品,更多地思考提升产品的品质。我们真的要沉下心来,做对的事情,做难的事情,做需要时间积累的事情。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而我们能做的,无非是做最好的准备,做最坏的打算。正如《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所言:“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弃了,还有谁会来救你?”

本文涉及很多专业的问题,敬请同行们指教,因为我说的也可能是“噪声”。建筑业需要“信号”,也需要“争鸣”,当然,也如正和岛刘东华在《本质》序言中所说,对于终极真理和本质,我们只能无限接近,永远也不可能到达,因此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拉力,也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探索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