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大型复杂项目都有涉及专业工程多、建设难度大、投资规模大等特点,使得其与常规项目相比,在施工阶段造价控制中面临着更多的难点和风险。以某大型复杂项目KA为例,从建设单位角度分析该项目在施工阶段造价控制中存在的设计图纸不完善、专业工程暂估价难以准确编制、缺乏合同管理等难点。
1 项目概况及特点
1.1 项目概况
KA项目主要由旅检A、B大楼以及交通中心、交通连廊组成,是具备旅检、货检、综合商业等功能的新建大型公共建筑。该项目位于某市人工岛上,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5亿元,合同工期为2年。具体标段划分及所含工程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KA项目标段划分及所含工程内容
1.2 项目特点
该项目建设及投资规模大,在造价方面具有以下特点:
(1)工程量清单项目数量庞大。该项目涉及工程内容较多,各专业的工程量清单项目数量庞大,各类工程量清单数量合计多达上万条。
(2)涉及多个专业工程暂估价。该项目涉及的专业工程较多,为了保证项目能够顺利开展,在各专业工程的设计深度未达到准确估算的时候,釆取了设置专业工程暂估价的做法。
(3)涉及的主要材料及设备品种多。由于该项目涉及的专业工程较多,因此各类主要材料及设备品种也繁多。该项目主要材料及设备品种多达数千种,其中不乏一些相对罕见的材料,如铝镁锰合金屋面板等。
因此,相比其他项目而言,KA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的各类风险更多,对于造价控制而言则面临着更多的困难。
2 项目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难点分析
KA项目在施工阶段,其造价控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难点:
(1)设计图纸不完善
纵观KA项目各专业的设计变更通知单,绝大多数都是由于前期设计图纸不完善而导致各项设计变更。究其原因可知,大型复杂项目中,涉及专业工程较多,分别由不同的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各专业的设计图纸缺少关联性,容易造成各专业设计图纸冲突。如在KA项目中,金属屋面工程与给排水工程缺少协同性,造成屋面排水设计图的缺漏,由此产生的设计变更增加了项目的造价。此外,由于项目建设规模大,设计图纸出现标注不全、做法不明确等其他问题,在施工阶段导致出现较多工程量清单漏项或项目特征描述不符等问题,从而造成造价调整增加。
(2)专业工程暂估价难以准确编制
专业工程暂估价是暂估价的其中一种,是指用于支付必然要发生但不能确定价格以及需要另行发包的专业工程金额。KA项目中钢结构专业工程、幕墙专业工程、屋面专业工程均为专业工程暂估价,且均达到需招标的规模。对于此类项目而言,项目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专业工程中。由于专业工程的设计图纸缺乏一定的深度,施工过程中调整方案必然会引起造价变化。此外,通常暂估价的编制距离招标有一定的滞后性,如KA项目总承包招标控制价编制时期为2014年8月,即专业工程暂估价编制时期也为此时,然而钢结构专业工程招标时已是在2015年5月。因此,如何确保专业工程暂估价不突破预算,同时确保所招的施工单位能够按约定的工期执行,是专业工程暂估价面临的最大难题。
(3)缺乏合同管理
合同文件作为项目施工过程中造价控制的主要依据,对合同计量支付、各类造价调整范围以及内容、索赔事件以及竣工结算等造价相关内容,都有较详细的条款约定,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保障措施。因此,合同内容能否有效地执行,很大程度决定着施工过程中造价控制的成败。KA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由于部分合同文件存在漏洞以及缺乏对施工合同的正确理解,对于施工单位各类索赔及造价调整文件,建设单位工程师时常按照其自身对以往项目管理的理解,盲目确认相关内容。此外,对于各类不同的专业工程合同文件,也缺乏有效的合同管理,容易造成管理混淆的现象。
(4)造价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大型复杂项目造价庞大,涉及的专业分包较多,各类计量支付、现场签证、设计变更以及索赔事项等造价文件数量较多,均会影响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因此,为了对此类项目造价控制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统一管理,有必要设置一系列的造价管理制度,形成一套系统的造价管理模式。然而在KA项目中,建设单位虽然借鉴了某市重点工程管理办公室的一些造价管理制度,但没有结合自身情况来制定适用于本项目的造价管理制度。所制定的造价管理制度也不够完整,可操作性较低,使得申报和审批进展缓慢,造成后续各项管理混乱。
(5)缺乏竣工结算方案
竣工结算作为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最后一道把关, 是对施工过程中各类造价调整的汇总,也是对施工单位完成的合同价值的确认。目前,国内大多数项目的结算方式主要是在竣工验收后,收集各类结算依据,再进行全面申报及审核。主要存在施工阶段造价资料不完善、竣工结算工作量大等问题,最终导致结算阶段存在久拖不结的现象。对于KA项目,如仍按照传统结算方式的做法,其结算工作量无疑较其他项目相比更为巨大。因此,大型复杂项目在施工阶段若缺乏适用的竣工结算方案,则使得这道最后的把关失去作用,且在结算时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和时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