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2年对建筑业的挑战不小,投资增速放缓,民营投资几乎没有增长,市政行业几百家中小型市政企业同场投标几百万市政项目的场景不断在微信圈出现,装饰上市企业出现普遍的业绩增长停滞,大多数企业过去2年营业收入和利润持续下降,建筑行业似乎透出一股悲壮的信息。
然而,在大势并不太好的背景下,依然有企业在“强劲”增长,让我们看看中国建筑2016的经营情况:
新签合同额18612 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房屋建筑工程12977 亿元,同比增长9%;基础设施建设5547亿元,同比增长77%;境内新签合同额17488亿元,同比增长24%;境外新签合同额1124 亿元,同比增长4%。正是立足提质增效,坚持稳健经营,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规模效益优势进一步扩大。
我们能大致理解数据背后的逻辑,营业收入更多反映的是过去的合同在现在的执行情况,利润和现金流反映经营质量,新签合同预示着未来的经营是否能持续。
为什么中国建筑能交出如此靓丽的答卷?
首先是应时而变。
从今年的建筑市场看,房屋建筑的增长基本停滞,中建在这一领域取得了15%的新签合同增长,这是一个很不容易的业绩,中建在房屋建筑市场过去一直坚持“大市场、大业主、大项目”的三大经营策略,在行业下行的过程中,迅速改变了策略,业务迅速向中端延伸,一些工程局的领导要求下属企业把每一个项目信息当成“碉堡”,以“拧着炸药包”的精神一个个攻坚克难,逐步从过去“三大”的思维中走出来,一些地方国企、民营企业向笔者诉苦,过去中建看不上的项目现在他们也来了,而且攻势凌利,势在必得,正是这种奋勇向前的勇气,确保了房屋建筑业务的强势增长。
基础设施高端市场出现井喷,中建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新签合同3600亿,实现140%的增长,既有外部环境带来的机遇,PPP模式正处于最好的机遇窗口期,也有内部的努力,中建基础设施原来基数不如其他央企比例大,良好的资信、充裕的资金保障为中建在基础设施的发力提供了背书,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建“十二五”期间的战略布局,并由此形成在基础设施方面的竞争力,是取得基础设施快速增长的重要前提。“十二五”期间,中国建筑及其下属工程局,在BT/BOT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施工总包的修炼,让中建对这一细分行业加深了理解,锻炼和积累了团队,同时对基础设施的项目管理、客户特点积累了深刻的认知,今天的果实来自于昨天的耕耘,当战略机遇期出现的时候,自然成为最幸运的人。
其次是品牌、实力、市场化早所形成的管理基础。对于企业而言,最舒服的日子莫过于垄断,但最好的修炼在于市场竞争的残酷过程。在众多的建筑细分领域,房屋建筑市场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中国建筑生在房屋建筑领域,需要和机制灵活的民营企业竞争,需要和在区域市场有政府支持的地方国企竞争,正是这种激烈竞争的生存环境,造就了中国建筑的市场生存能力,中建三局的“争先”文化、中建八局的“铁军”文化、中建五局的“信和”文化,都是与市场结合的产物。当他们在一个领域修炼出过人的功力后,进入新的领域,即使碰到困难,也会产生巨大的爆发力。过去的五年,中建进入铁路、公路、市政、港口航道、大型桥梁、隧道等陌生领域,虽然与传统优势相比还存在距离,但其进步的速度却是新进入者中最快的,也让传统优势企业惊出一身冷汗。
第三,前阵的战略思维。由于工作的原因,在过去五年,笔者阅读过数十次中国建筑的“十二五”战略规划,毫无疑问它是中国建筑企业中最好的规划之一,而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其中的“五化”策略(区域化、专业化、国际化、标准化、信息化),攀成德参与了部分工程局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回头来看,“五化”策略未必完全达到最初理想,但战略引领依然成为推动中国建筑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中建五局某领导告诉我,传统业务在房建领域的五局三公司,进入基础设施领域也做的很好,重要法宝之一就是标准化管理手册和作业手册,中建八局从局总部到项目部使用一套管理手册,使3万人的大型企业实现上下的管理贯通,高效管理,而很多建筑企业依然停留在“项目做的好不好,关键看项目经理”的阶段(参见建筑前沿文章《为什么接了业务,转型还是不容易?》)。
最难的行业,也有很好的企业,中国建筑今天的成就并非偶然,也许未来还是经历更大的挑战,但前瞻的眼光、积极的行动是战胜行业下行困难的利器;无独有偶,在迅速下跌的装饰行业中,金螳螂的业务已经开始逆势增长,似乎人人都是股神的建筑牛市已经过去,“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的时代正在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