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
(一)建设泛在连接的信息通信网络
(二)构建高效协同的数据处理体系
(三)布局全域感知的智能终端设施
(四)升级智能融合的传统基础设施
(五)打造安全可信的防控设施体系
吉林省
加快推进5G基础设施、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7大新型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智能信息网、路网、水网、电网、油气网、市政基础设施网“6网”;着力补强社会事业“1短板”。
江苏省
文件涵盖四大方面29条政策措施,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加快建设5G、大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
浙江省
湖南省
其中的“建设数字经济基础设施”聚焦于网络、大数据、工业互联网、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均属新基建范畴。
湖北省
湖北省将以新基建重大项目为抓手,建立省市两级项目库,湖北省经信厅谋划了40个省级“点线心站台园” 项目,总投资1300多亿元。
河南省
河南还将开展5G应用场景试点示范,全行业计划投资57.15亿元,实施77个5G重点行业应用项目,主要涉及5G+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矿山等14大类应用场景。
河北省
瞄准互联网时代和数字经济的发展需求,加速谋划一批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项目,为新技术、新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安徽省
中国声谷人工智能新基建项目,包括社会治理新技术基础设施类项目、民生服务新技术基础设施类项目和生产制造新技术基础设施类项目。
江西省
以《江西省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为核心,江西省相关部门已先后出台了江西省虚拟现实、物联江西、5G、工业互联网等规划或行动计划。
广西省
到2022年全区新建2.2万个4G基站,累计建成5万个以上5G基站;
建设新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全面完成数据中心、业务分发、网络、应用以及用户终端IPv6改造,全面建成物联网,提升工业互联网网络支撑能力;
加快中国—东盟信息港基础设施平台项目建设,建成中国电信东盟国际信息园、中国移动广西数据中心等,争取南宁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等项目获批;
建成60个以上自治区级大数据重点支撑平台,全区数据中心承载能力达到50万架标准机架。
福建省
福建正抓紧谋划、推进一批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城市轨道交通、特高压等基建项目。
广东省
重奖“新基建”高端项目和人才。对处于价值链顶部、具有全产业链号召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数字经济龙头企业高端项目到该区落户给予最周到的服务和最大力的扶持,鼓励现有企业做大做强,重奖数字经济人才。如对新引进的全球顶尖数字技术企业,单个项目奖励总额最高5亿元。
强化“新基建”底层技术支撑。3年投入1亿元,培育一批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CPU芯片、AI芯片、流版签软件、网络安全软硬件领军企业,构建完备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生态,争创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国家级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基地。
发展“新基建”新业态新模式。“新基建10条”提出,加速制造业数字化进程,焕发“制造”新活力。鼓励发展电子竞技、数字医疗、空中互联网、数字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如选正式上线运营且产生重大影响力的电竞游戏软件项目,按其软件开发投资额最高给予1200万元资助。
探索“新基建”制度创新。除了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对“新基建”给予“硬”支撑外,该区也注重通过制度创新给予“软”保障,明晰数据产权,鼓励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科学规范的数字安全制度体系,推动公共数据逐步开放,加强关键新型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同时,鼓励数字经济标准化建设。
辽宁省
到2022年,全省初步建成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培育15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3家国家级双跨平台,上云企业达到5万家,建设100家“5G+工业互联网”示范工厂。
四川省
《专项规划》提出,“四张网”设施统筹分期建设规划分为近期(2020-2025)、远期(2026-2035),构建“先进智能、高效安全、绿色低碳”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为未来城市发展聚能蓄力。
云南省
陕西省
西安航天基地从5G网络、数据基础设施、智能社会基础设施、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市场开拓、应用场景等7个方面,出台12条具体措施。
山西省
海南省
5G基站、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区块链、卫星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新能源充电桩等融合基础设施;深海科技、南繁育种、卫星遥感等创新基础设施;崖州湾科技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遥感信息产业园等重点产业园区建设。
天津市
据悉,稳运行举措围绕“新基建”,谋划建设5G基站、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市域(郊)铁路和轨道交通、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重大科技公益性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
重庆市
重庆市2020年首轮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集中开工。其中,新基建重大项目22个,涵盖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众多领域,总投资815亿元。
上海市
率先打造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标杆城市,率先形成全球综合性大科学设施群雏形,率先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超大规模城市公共数字底座,率先构建一流的城市智能化终端设施网络。
北京市
北京将强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引领作用,从基础网络设施、数据基础设施、智慧应用设施、网安新创设施、新型能源交通设施、智慧城市领域等六大领域对北京市未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规划布局,力争年内形成规模投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