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于5月25日在其官网公布由其发改委和住建部共同编制的《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首次编制的国家级、综合性的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规划指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是导致“城市病”普遍的根本原因。住建部城建司副司长章林委在5月2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的《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十三五”规划》发布实施吹风会上表示,总体来看,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老化,旧账未还、又欠新账, 一些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距离绿色、低碳和循环理念要求差距很大,由此引发的城市内涝、水体黑臭、交通拥堵、“马路拉链”、“垃圾围城”、 地下管线安全事故频发等各类“城市病”呈现出集中爆发、叠加显现的趋势。
以下是《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主要内容:
“十三五”发展目标
到2020 年,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备、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体系. 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基本民生需求充分保障
以基本民生需求为中心提高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建立互联互通的道路交通网络城市,建成区路网密度达到8公里/ 平方公里以上,逐步缓解交通拥堵以及停车难问题。
进一步扩大公共供水服务范围,全国设市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达到95% 以上, 县城90% 以上。
扩大天然气的应用领域与应用规模。全国设市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7% 以上县城燃气普及率达到80% 以上。 提高北方地区集中供热质量,重点解决水、电、气、热设施“ 最后一公里” 问题 提高市政基础设施的整体保障水平。
城市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营造天蓝水清、城绿地净的城市人居环境。城市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 以内。
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基本完成分散采暖燃煤小锅炉的撤并改造, 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按照“300米见绿, 500米见园” 的要求推进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低于80% 。 提升市容市貌, 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及回收利用体系,推广绿色照明。
城市安全水平显著提升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健全市政基础设施公共安全体系。 单一水源供水的地级及以上城市
基本完成备用水源或应急水源建设。
加强城市内涝防治, 基本消除城区内涝积水点。加强地下管线综合管理, 有序推动重大
隐患点的筛查和整改, 有效降低事故率。
建立市政基础设施突,发事件总体预案, 完善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体制机制。
绿色智慧引领转型发展
把握城市发展趋势, 提升市政基础设施智慧化水平和绿色发展水平。 有序推进综合管廊建设,至2020 年, 全国城市道路综合管廊综合配建率力争达到2% 左右, 并建成一批布局合理、入廊完备、运行高效、管理有序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并投入运营。
加快海绵城市建设,20% 城市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全面摸清市政基础设施家底, 完成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大调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提高城市安全运行管理水平。
城市承载能力全面增强
积极发挥市政基础设施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中的积极作用, 为“三个1 亿人” 提供必要的市政基础设施支撑条件, 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繁荣的支撑能力。
“十三五”规划任务
加强道路交通系统建设,提高交通综合承载能力
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促进居民出行高效便捷
有序开展综合管廊建设,解决 “马路拉链” 问题.
构建供水安全多级屏障,全流程保障饮用水安全
全面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强化水污染全过程控制
建立排水防涝工程体系,破解 “城市看海” 难题
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现城市建设模式转型优化供气供热系统建设,提高设施安全保障水平
完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提升垃圾资源利用水平
促进园林绿地增量提质,营造城乡绿色宜居空间
全面实施城市生态修复,重塑城市生态安全格局
推进市政设施智慧建设,提高安全运行管理水平
重点工程
城市路网加密缓堵工程
新增( 含道路挖潜新增的路面宽度在3.5 米及以上各种铺装道路、道路新建) 城市道路10.4 万公里. 新增道路面积19.5 亿平方米。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
500 万人口以上特大、超大城市,加大轨道交通网络覆盖率,300-500 万I 型大城市加快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骨干网络,100-300 万II 型大城市积极推进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 共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3000 公里以上。
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工程
结合道路建设与改造、旧城更新、地下空间开发等, 建设干线、支线地下综合管廊8000公里以上。
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工程
新建水厂规模共计0.45 亿立方米, 新建供水管网长度共计9.30 万公里。
对出厂水水质不能稳定达标的水厂全面进行升级改造,总规模0.65 亿立方米/ 日。
对受损失修、落后管材和瓶颈管段的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共计8.08 万公里。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程
新建污水管网9.5 万公里,改造老旧污水管网2.3 万公里,改造合流制管网2. 9 万公里。
建设国家排水与污水处理监测站,包括1 座国家站,38 座省级站.,288 座地市级站,361 座县级站。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
通过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海绵型公园与绿地、雨水蓄排与净化利用等设施建设,使满足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城市建成区达到1.1 万平方公里。建立海绵城市监测评估技术评价体系。
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程
建设城市雨水管道11.24 万公里、大型雨水管廊/ 箱涵0.99万公里, 机排泵站建设总规模2. 87 万立方米/ 秒,调蓄设施总容积2.37 亿立方米, 行泄通道整治与建设总长1.74 万公里,临时( 应急) 排水装备总规模2996 立方米/ 秒。
燃气供热设施建设工程
改造供热一次网老旧管网3.0 万公里,供热二次网2.0 万公里, 改造市政燃气管网3.1 万公里,庭院燃气设施3.0 万公里。
新建集中供热热源供热能力17.1 万兆瓦,与之配套的新建集中供热管网4.1 万公里, 新建燃气管道13.7 万公里,新建燃气、供热系统监控平台555 座.
在200 个设市城市、县城实施道路照明节能改造。
城市垃圾收运处理工程
新增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108. 29 万吨/ 日,新增建筑垃圾消纳能力97.46 万吨/ 日。
园林绿地增量提质工程
新建城市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和游园等各类公园绿地面积16 万公顷,提质改造现存公园绿地23 万公顷。
新增绿道2 万公里, 新增郊野公园5 万公顷, 新增城市绿廊10 万公顷。
城市生态修复工程
对破损山体、城市废弃地开展生态修复,共计4 万公顷。
新增屋顶绿化总面积不低于1500 公顷, 垂直绿化投影总长度不少于3000 公里。
市政设施智慧建设工程
在全国656 个城市全面开展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调查, 开展市政基础设施信息化、智慧化建设与改造, 建立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数据库。 依托已有基础, 建设完善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监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