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行业,市场、竞争、技术、材料、企业管理和团队总体上成熟而又稳定,一些大型国际工程企业,除了技术上的逐步演进,经营和管理模式几十年都没有太大变化。建筑行业经验丰富的经营者、管理者,即使到了退休年龄,在行业内依然非常抢手,常常还被企业以高薪返聘,发挥“余热”,这种“余热”现象在软件、通信、互联网行业等新兴行业不可想象。正是由于行业成熟、稳定和变化缓慢,再加上订单生产模式、轻资产等特点,建筑企业总体风险并不算大。如果乐意挣白面的钱过日子,建筑业还是一个不错的行业,国际上有很多建筑业的百年老店,其生存的过程既不辉煌灿烂、挣得盆满钵满,也没有惊涛骇浪、一夜崩溃的尴尬。
但现阶段的中国建筑企业有些不同,多数企业处在一个巨大的转型阶段,转型加大了这些建筑企业的风险,不仅单一方面的风险正在不断增加,而且各类风险又不断聚集、相互交织。建筑企业,尤其是那些行业跨度大、经营模式多样的大型建筑企业,风险正在迅速聚集,我们可以大致把建筑行业正在发生的案例简述:
在行业迅速发展阶段过去后,部分靠增长掩盖问题的企业,经营难以为继;
从事联营挂靠的企业,项目风险接连爆发,官司缠身;
从事投资的企业,比如BT/BOT项目,购买方不守信,应收账款暴增,且回收遥遥无期;
走向海外的企业,由于环境不同、模式不同,项目履约困难,一个项目的陷阱就让企业溃不成军;
这个时代转型升级给我们带来了梦想,但同时也带来了无限的苦恼。
如果对转型阶段的中国建筑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分类,笔者以为建筑企业风险增加主要来自三个个方面:
一、投资风险
PPP给中国建筑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通过自有资金、合作伙伴的资金成立项目公司,项目公司又从金融机构借来贷款,使众多的PPP项目迅速落地,建筑企业既可以从项目公司投资获利,也可以从工程承包获利,可谓一箭双雕。从大型企业的战略规划到年度总结,从新签约的经营简报到财务报表显示的利润,我们都可以看到PPP所带来的新希望,在不断放大的杠杆面前,形势一片欢欣鼓舞。然而,在这样一个起高楼、宴宾客的阶段,也需要认真思考有没有楼塌的可能,如果楼塌,我们有没有承受的能力?我们是不是第一个从楼里跑出来的?一路高歌猛进的企业,不能忘记“只有退潮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这句名言,如果退潮的时候离我们还远,现在就不是分出胜负的时候。正是在这样一波潮起的过程中,参与的建筑企业把自己的资产杠杆加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杠杆既可以把人推上天堂,也可以让人跌入地狱。虽然建筑企业的PPP项目有政府信用的背书,但地方政府不守信用的案例并不鲜见。
二、运营风险
在外部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企业的运营风险是比较小的,但中国建筑企业目前面临的外部环境极不稳定,风险的不确定性显而易见。
首先是市场不稳定。一些细分行业的建设市场,直接从沸点降到冰点,煤炭建设市场、风电建设市场都经历这样的变化,而今天的PPP市场、建筑工业化市场则迅速增大。不稳定的市场,使企业的资源和市场需求不一致,导致严重的资源不匹配,要么导致资源严重浪费,成本高企;要么导致资源严重不足,迅速提升企业的经营风险。
其次是新业务的运营风险。如建筑工业化,对于进入这一领域的建筑企业,既要面对重资产的新经营模式,也需要面对工业化带来的诸多其他挑战,需要企业具备设计、制造、运输、安装等价值链环节的综合能力和成熟团队,目前多数建筑工业化企业亏损的现实,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新业务的风险。
再次是国际化风险。走向海外的建筑企业都会面临海外业务的运营风险,无数案例显示出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去的艰辛,从沙特轻轨项目到波兰高速公路项目,以及更多没有报道出来只有企业自知的亏损项目,告诉我们成功背后是苦难的现实。
最后是经营模式转换风险。过去30年,建筑企业的超越多数是在施工总包模式下,实现高度、速度、规模的超越,造更高的楼、更长的桥梁、更快的铁路,这些我们都取得了成功。现在到了经营模式转换的时候,从施工总承包向工程总承包转变,大多数建筑企业在并不理解工程总承包,不具备工程总承包的能力的情况下,开始了工程总承包的实践。如果说模式不变,实现高度、速度、规模的超越,主要依靠“体力”,那么,工程总承包模式转变,实现建筑企业综合能力的提升,则主要依靠“脑力”。这样的转变不能依靠增加人员、脚手架、设备去解决,需要调整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调整人员结构、调整思维方式。要实现综合技术能力的提升,需要从过去的“加法”思维转变为“乘法”思维,没有能力提升的模式转换,风险就会大幅度的增加。当年沙特轻轨项目的世纪巨亏,人们事后总结了很多原因,其中之一是我们过高估计了自己总承包的能力,对工程总承包模式带来的困难估计不足。
三、管理风险
过去30年建筑业的快速增长,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但也掩盖了企业的管理问题,多数企业并没有因规模的增大、利润的增加,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管理模式和体系,没有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那些不断进行外科手术式调整的企业管理变革,其管理体系、线路都很不清晰,总让人担心“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玩法,到底能走多远。
最近,乐视、万达给我们演绎了企业经营和商业界的跌宕起伏,这也显示出当今时代风险的突发性、动态性,现阶段的中国建筑企业已经非同以往,不断变化的环境、经营模式、业务模式,逐步把建筑企业从过去的低风险、稳定经营的状态推向高风险、大起伏的新经营状态,企业没有风险的意识,没有前瞻的思考,即使是“万里江山”,也可能在瞬间崩溃,让我们前功尽弃。越是机遇无限的时候,建筑企业越需要清醒:走得最远的不是走得最快的,而是走得最稳的。